(一)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,掌握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,能从事农业机械的装配、检测、使用、维护、营销、技术服务、农业机械推广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等工作,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,能胜任生产、服务、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(二)培养规格
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、专业知识和专业(职业)技能。
1.职业素养
(1)热爱祖国,拥护党的领导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(2)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,较高的道德修养,遵纪守法,诚信自律。
(3)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、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。具有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廉洁自律、依法办事、客观公正、坚持准则、践行修车的行业标准。
(4)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、组织管理能力、团队合作的职业素质和现代服务意识。
(5)具有现代社会公民基本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环保意识、健康的身心素质和生活态度,有吃苦耐劳、甘于奉献的精神。
(6)具有正确的就业意识、良好的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意识。
(7)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。
2.知识与技能
掌握中等职业教育所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、政治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,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的基本要求。
(1)具备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。
(2)掌握电工电子技术、机械制图、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,具备机械图样识读能力。
(3)具备根据图样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。
(4)掌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基础知识。
(5)具备农机驾驶及作业的能力。
(6)具备农机维护、调整与检测的能力。
(7)掌握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,具备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。
(8)具备零件测量与检验的能力。具备选择和使用常用夹具、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的能力 。
六、课程设置及要求
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(技能)课程。
(一)公共基础课程
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两模块。
1.公共基础必修课程
按照国家有关规定,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历史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与健康、艺术、哲学与人生、职业道德与法治、计算机基础、礼仪、普通话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。
根据专业需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、物理、化学、劳动教育列为公共基础限定选修课程。